中国十大铁道发展史?
一、中国十大铁道发展史?
1825年9月27日,英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全程21公里,铁轨是鱼肚形的熟铁轨,每米重13.9公斤,只有两台蒸汽机车,但是却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益,随后,欧美各国纷纷效仿,逐渐将铁路扩展到世界各角。这条铁路的出现,改变了一个时代,也改变了我们中国。那么关于中国的铁路发展史,你了解多少?
清朝铁路:新旧的碰撞
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购置了一块土地,随后并在这里建立了一条约0.5公里的展览性小铁路,名为德小铁路,用来向当时中国展示铁路这项物件的好处并企图推广它。然而对于经历了多年闭关锁国且又封建保守的清朝而言,铁路显然不被当时人所接受,在他们眼里,铁路与蒸汽车就是“奇淫技巧”,是上不得台面的。很快这条刚刚诞生的小铁路就被步军统领衙门以“见者诧骇,谣诼纷起”为理由拆除了。
杜兰德的德小铁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洋务运动的在开展,有越来越多的洋人来到了中国,并在这里展开了商业,对于陆路运输方面,一般的马车人工已经很难满足。在1876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
这座仅有14.5公里长“违章建筑”在当时受到了严重的抵制,因为保守的晚清政府害怕因为这条铁路造成大量的苦力劳工失去工作,引起民愤,揭竿而起,起义造反。尽管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官僚们看到了铁路的优越性,但是为了维护主权,也是十分反对修建铁路的。此外,之前的鸦片战争已经让清政府受到重创,民众对外国人以及外资企业都有着强烈的抵触情趣。
当时清朝的官员,认为修筑铁路弊端有三:一为“资敌”,对洋人入侵国土长驱直入有利;二为“病民”,占用大量农田、拆迁民宅坟墓,破坏风水;三为“失业”,铁路修成后,沿线舟车挑夫、行栈铺房无以为生,必将聚为流寇。
于是,运营了近一年的吴淞铁路就这样被扼杀了。1877年12月18日,在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带领下,清政府将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吴淞铁路全部被拆除并将相关设备送往了台湾。
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想要战胜这些西方列强,还是要向他们学习好的方面,取其精华。
光绪五年(1879年),清政府在唐山市大城山南侧的乔屯镇开办了开平矿务局,为了把煤炭运往最近的北塘海口装船运出,解决煤炭运销问题,清政府决定出资修建一条自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并聘矿务局英籍工程师金达监修。然而因守旧势力反对,这项提议最终被否决。直到次年矿务局复请修建,唐胥铁路才正式开启。并且同时还完成了中国的第一辆火车,“龙号”机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虽然全长只有9.3公里,但同时也拉开了利用现代技术修筑铁路的序幕。
光绪十一年 (1885年) 开始,清政府又开始从胥各庄向芦台庄附近的阎庄延展这条铁路,并于次年完成,长30余公里,称唐芦铁路。又再次年延至天津,增长80余公里,称津沽铁路。
唐胥铁路:马拉火车
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期,中国铁路总量已达500公里,比起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然而与同期其他国家相比,连人家的零头都没有。
甲午战败后,八国联军随之侵华,中国惨遭列强瓜分,这一点点的铁路也不能幸免,成为了法,俄,德,英等国纷纷掠夺的对象。而此时,国内要求保卫路权,自修铁路点呼声越来越大。清政府终于认清了现实,决定自行兴建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设计施工的铁路。
詹天佑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自1905年至1909年期间,他主不仅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还创建“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是中国铁路事业是先驱者,为中国铁路业奠定了夯实基础。
民国铁路:20万里铁路梦
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成立,而铁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物件。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铁路建设,他认为发展实业必须从铁路入手。他说:“振兴中国惟一之方法,止赖实业”,而“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铁路发达,并可移民垦荒,开发资源,繁荣商业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唯一之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
随后孙先生提出了要在十年内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并且设计了连通全国的三条主要干线,这三条线路分别是:一由广州经广西、云南、四川进入西藏,绕到天山之南;二由上海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到伊犁;三由秦皇岛绕辽东折入蒙古,直穿外蒙到达乌梁海。
然而对于一个刚刚从满目疮痍中成立的新国家而言,十年20万里的铁路,显然是一个梦,虽然孙先生满怀信心,并且干劲十足,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难以到位,设备不够完善,材料不够完整,内外政治环境复杂,这些种种因素最终还是导致这20万里铁路梦覆灭了。
虽然说孙先生20万里铁路梦没有实现,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国铁路也依旧在发展,尽管中途曲折缓慢,困难重重。至1949年,全国已有2万余公里铁路,布局偏于东北和沿海地区,较清朝起步时期而言,此时在战乱中存留的中国铁路显然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
1937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落成。钱江大桥横跨钱塘江,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该桥由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设计建造。然而由于日军侵华,竣工后两个月,为了切断交通枢纽,阻止日军,茅以升不得不亲手炸毁这座耗时三年的大桥。
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铁路:中国铁路新起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战乱中遭到破坏,荒废已久的铁路业再次被拾起,首先将已有铁路修葺完善,其次再开发新的铁路路线,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带,势必要打通中国铁路网,要将“天堑变通途”。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自行修建铁路——成渝铁路正式开通。
成渝铁路起始于成都站,终止于重庆站,客运里程504km,横穿四川盆地中心。
成渝铁路的成功修建不仅圆了西南人民一个近半世纪的梦,而且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序幕,改变了四川交通的格局,为中国铁道建设的长征之路迈出了第一步。
成渝铁路
在成渝铁路运行不久以后,新中国的第一条通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铁路,天兰铁路也通车了。
天兰铁路是陇海铁路的最西一段,全长348公里。它西连兰新、兰青铁路,北通包兰铁路,是中国内地通往大西北的咽喉要道。
陇海铁路从始建至今已超过百年,经历了上世纪前半叶中国向外国借款、官督商办、列强瓜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各历史阶段。是中国一条从江苏连云港通往甘肃兰州的铁路干线,于1905年起动工,经过四十余年的分段建设,至1952年全线建成,目前全长1759公里,为I级双线电气化线路。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海铁路的建设也向我们证明,国家兴则铁路兴,国有难则铁路遭难。
1957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通车,这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点项目,领袖更是为这座桥亲自题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见在当时,这座桥的成功修建是多么震惊世界。
武汉长江大桥西起楚琴立交,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中山路;线路全长1670米,主桥全长1156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线铁轨,设计速度160千米/小时。
武汉长江大桥
在成渝铁路通车过后,我们的铁道部又在思考一个问题:现有的火车都是大多通过烧煤来运行的,这样的输出需要大量的资源来供应,十分浪费,如果我们改用电力会如何呢?
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建设完成,并从同年6月起至1975年7月1日,全线完成了电气化改造,成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它连接了中国西北与西南地区,它的诞生也在向世人们证明“蜀道并不难”。
宝成铁路自宝鸡站向南,跨过渭河,经过27千米的展线群爬升680米通过秦岭隧道,经过多站后到达成都站。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更是迎来了新的时代。过去的单线电气化铁路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向前发展的需求了,我们的铁路不仅要有线提速,还要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形成连接亚欧的路网格局,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1983年12月,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京秦铁路成功通车。
京秦铁路是中国“六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铁路新线。西起北京,东到秦皇岛市的山海关,全长341公里。该线西端与丰沙电气化铁路相接,主要承担山西煤炭至秦皇岛港下水的运输任务,同时分流京哈线部分直通运量,是晋煤外运的北路重要信道和捷径。
京秦铁路的成功表明了我国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以及工艺手段的先进,它不仅有着可靠的安全性,而且车流密度大,专运多。
如果说载人是铁路必要的功能,那么运物就是基础功能。
1992年,中国第一条重载单元铁路——大秦铁路全线竣工运营。作为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路,它从山西大同将上万吨煤炭运至数百公里之外的秦皇岛港装船南运,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数量。
大秦铁路上的重装列车
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铁路的发展势头是一路向前,不仅在不断的扩宽铁路网,更在不断的追求卓越稳定的速度。
1996年9月1日,中国建设的第一条线路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是中国当时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工程。
2003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铁路——秦沈铁路正式运行。
2006年7月1日,历经48年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成功向世界表明了高原冻土层不再是世界难题。而川藏铁路也随之其后,目前至2019年12月1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已顺利铺架至西藏山南市绒乡雅鲁藏布江特大桥。
在2007年实行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中国首次在各主要提速干线(如京沪线、京广线、京哈线、胶济线等)大规模开行时速高达200~250公里的中国铁路高速(CRH)动车组列车,达到了目前世界上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进水平。
2008年中国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成功运营。
该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线路全长120公里,其中无砟轨道长度为113.6公里。
而在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随后在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也开始正式运营,并且2017年的动车组“复兴号”就是在京沪高铁进行的首发。「京沪铁路是2016年修订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
此后,中国高铁里程不断增加,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已经突破了2.5万公里。
纵观这百年铁路史,从一百多年前的一小段展示铁路的零开始到如今纵横四海的铁路网,中国铁路的进步可谓是前所未有的飞跃。而在未来,中国铁路还会继续延伸,当年孙先生20万公里铁路不再是梦了。
二、中国油画的发展史?
油画作为外来画种,400年前被意大利传教士带来中国。在明朝时起先并没有得到中国画家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很高的评价。直至乾隆年间,来中传教并在朝廷任职的传教士不在少数,比较有名的当属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等,他们是中国宫廷第一批外籍画家。清同治年间,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设立孤儿院并设图画馆传授西方绘画技术,后孤儿们长大离院成为第一批中国习得油画技艺的本土画家,这一批人中有一位名为周湘的画家,在上海先后办起中西美术学校及布景画传习所。丁悚、乌始光、刘海粟、张眉荪等人曾在此学画。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刘海粟、乌始光后建立上海图画美术院也就是南京艺术大学的前身。同时,许多没有机会接受训练,又缺少油画材料的学画者,往往从摹绘油画印刷品入手,并使用各种代用颜料、油料,绘制基本上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油画作品。直到出洋学画的青年陆续回国,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三、移动数据的发展史?
第一代是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网,时间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而其它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移动通信网。这一阶段相对于以前的移动通信系统,最重要的突破是贝尔实验室在七十年代提出的蜂窝网的概念。蜂窝网,即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和后来的改进型系统TACS,以及NMT和NTT等。AMPS(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使用模拟蜂窝传输的800MHz频带,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环太平洋国家广泛使用;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使用900MHz频带,分ETACS(欧洲)和NTACS(日本)两种版本,英国,日本和部分亚洲国家广泛使用此标准。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频分复用,语音信号为模拟调制,每隔30KHz/25KHz一个模拟用户信道。第一代系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
(1) 频谱利用率低
(2) 业务种类有限
(3) 无高速数据业务
(4) 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
(5) 设备成本高
(6) 体积大,重量大。
为了解决模拟系统中存在的这些根本性技术缺陷,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起来,这就是以GSM和IS-95为代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时间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 (GSM) 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订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数字移动通网相对于模拟移动通信,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支持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因此又称为窄带数字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GSM系统。
(1)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发源于欧洲,它是作为全球数字蜂窝通信的DMA标准而设计的,支持64Kbps的数据速率,可与ISDN互连。GSM使用900MHz频带,使用1800MHz频带的称为DCS1800。GSM采用FDD双工方式和TDMA多址方式,每载频支持8个信道,信号带宽200KHz。GSM标准体制较为完善,技术相对成熟,不足之处是相对于模拟系统容量增加不多,仅仅为模拟系统的两倍左右,无法和模拟系统兼容。
(2) DAMPS (先进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也称IS-54(北美数字蜂窝),使用800MHz频带,是两种北美数字蜂窝标准中推出较早的一种,指定使用TDMA多址方式。
(3) IS-95是北美的另一种数字蜂窝标准,使用800MHz或1900MHz频带,指定使用CDMA多址方式,已成为美国PCS(个人通信系统)网的首先技术。
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以传输话音和低速数据业务为目的,从1996年开始,为了解决中速数据传输问题,又出现了2.5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如GPRS和IS-95B。移动通信现在主要提供的服务仍然是语音服务以及低速率数据服务。由于网络的发展,数据和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势头很快,所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就是移动宽带多媒体通信。从发展前景看,由于自有的技术优势,CDMA技术已经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为实现上述目标,对3G无线传输技术(RTT: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提出了以下要求:
(1) 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室内环境至少2Mbps;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ps;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ps;卫星移动环境至少9。6kbps。
(2) 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
(3) 上下行链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于1985年提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1996年更名为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意即该系统工作在2000MHz频段,最高业务速率可达2000kbps,预期在2000年左右得到商用。主要体制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1999年11月5日,国际电联ITU-R TG8/1第18次会议通过了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规范建议,其中我国提出的TD-SCDMA技术写在了第三代无线接口规范建议的IMT-2000 CDMA TDD部分中。
四、数据库发展史?
“数据库”起源于上世经5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正式传入国内。
当时的数据库技术大多应用在国防和军工领域,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变迁才逐渐应用在各行各业,深深影响着中国近40年来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管理方式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自主技术的蜕变!
五、手机数据的发展史?
手机网络数据的发展史:GPRS(2G)-HSDPA(3G)-4G-5G。
六、中国钢盔发展史?
现代军用钢盔是由古代头盔演变而来的。在冷兵器时代,头盔能可以有效地防护箭、棍棒、刀枪等兵器的伤害。现代军用钢盔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一名法国士兵为了保护自己的头部免受炮弹破片的伤害,情急之中拿起一口军锅扣在头顶上,保全了自己的生命。法国将军亚得里安得知后深受启发,遂指定专人研究军用头盔,于1914年制做出了第一款现代军用钢盔。至此,现代军用钢盔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军队使用钢盔的历史较长。在20世纪20一40年代,旧中国军阀割据严重,武器装备纷繁杂乱,军用钢盔亦然,因此当时装备的可谓“万国造”军用钢盔。当时国内的各种势力从国外进口过数种钢盔,据考证:当时国内大致有英式、德式、法式和美式军用钢盔,当然还有其他国家生产的军用头盔。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其实一直在使用着旧军阀、侵华日军及国民党军队遗留下来的军用头盔,相比之下,解放军官兵使用侵华日军遗留的军用头盔较多,其原因在于中国人与日本人同属于亚洲人种,日军的头盔设计起源是根据亚洲人的体貌特征而专门生产制造的,因此解放军官兵比较喜欢使用日本的军用头盔,同时,解放军也在使用遗留下来的德式头盔、美式头盔等。
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我国开始研制新一代属于我军自己的单兵制式头盔,到了80年代初,GK80型钢盔开始大量装备解放军,由此,打破了我国军用头盔“万国造”的局面。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在不断地进行,从“徒步化”到“信息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小米加步枪”到“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发展史。因此,解放军的新款军用头盔也不断地被研发、制造,我军在20世纪90年代研发出新一代QGF02 芳纶头盔代表着我国的军用钢盔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七、中国磷矿发展史?
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磷化工行业走过了一条由进口产品到出口产品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由进口大国向制造大国的历史跨越,成为世界磷肥生产大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精细磷酸盐也在世界崭露头角。
“料浆法”磷铵技术诞生结束了中国中低品位磷矿不能直接生产高浓度磷肥的历史;溶剂萃取净化湿法磷酸技术的研制成功
八、中国水井发展史?
中国遂宁悠久长远的历史。水井也有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啦。
九、中国报纸发展史?
中国报纸的发展史
一、唐代
唐《开元杂报》是开元年间发行的邸报,该报系雕版印刷,质量不是很高。本身原无报名,因其发行时的年号是在开元年间,后人便称其为《开元杂报》。“杂报”是邸报的别称。
二、宋代
宋代的报纸称谓很多,有“邸报”、“朝报”、“邸抄”、“进奏院状”、“状报”等,“邸报”是其中最通用的称呼。“邸报”的内容主要地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报,官吏任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
“邸报”的发布要受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宋朝的“邸报”大部分都是手抄的,宋代周麟之著《海陵集·论禁小报》对此有相关描述。
中国报纸的出现_中国报纸的发展史
三、明末
明末,活字印刷术开始用于“邸报”印刷。清初顾炎武说:“忆昔时‘邸报’,至崇祯十一年(1638年)才有活版。”
四、清代
“邸报”普遍采用活字版印刷。因为用木活字印刷,印刷质量不佳,有的字体歪斜、墨色漫漶,校对也不够精确,错字较多。但因内容新颖,销量居然不错,西方印刷术传入后,我国遂改用铅字版印刷。
五、中国近代报业
中国印世界第一份报纸——天宝四年(公元745年)1582年,约明朝末年时在北京有第一份私人出版的报纸;
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1902年,天津设立总局全国发行)
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香港中外新报》(1858年,香港);
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香港);
第一份我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
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广东记事报)(1827年,广州—英文);
十、中国新闻发展史?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