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包括什么?
一、新闻业包括什么?
新闻业务包括: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二、什么是新闻业务?
新闻业务 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报刊发行等。 其中主要知识点:
1、 广播电视节目的三个层次
2、 广播电视节目的分类
3、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可能出简答)
4、 电视影像的要素(选择、简答)
5、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可能出简答)
6、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
7、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可能出简答)
8、 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分清各类体裁的特点)
9、 谈话节目+谈话式评论
10、 现场报道+现场观察
11、 连续报道、系列报道
12、 深度报道
13、 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
14、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可能出简答)
15、 新闻线索的特点
16、 确立选题的标准(可能出案例分析)
17、 选题论证的方法和步骤
18、 采访提纲的撰写
19、 现场观察的特点、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20、 话筒前采访及要求
21、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可能出简答)
22、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可能出简答)
23、 结构线索单一
24、 核心信息处理
三、新闻业域名
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新闻业`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纸媒到在线新闻网站,再到社交媒体平台,新闻业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闻业的现状
随着信息爆炸式增长,`新闻业`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媒体机构需要不断创新,适应读者的需求,保持前沿竞争力。与此同时,诸如假新闻、信息泛滥等问题也给新闻业带来了挑战。
域名对于新闻业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域名` 是企业的门面,也是新闻机构的重要标识。一个简洁明了并且容易记忆的域名可以让读者更快速地找到相关门户网站,提升用户体验。域名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新闻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域名选择的技巧
对于新闻业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域名至关重要。首先,域名应当简洁明了,易于记忧。其次,应当符合新闻机构的定位和主题,能够准确传达机构的价值观和内容特色。此外,考虑到搜索引擎优化的需求,域名最好包含相关核心关键词。
新闻业中的域名案例
`新闻业域名` 的选择可以是机构品牌的延伸,一个好的域名可以让读者更容易记住和访问。例如,“newsdaily.com”、“headline.net”等域名都赋予了快速获取新闻信息的直观感。
- NewsDaily.com - 这个域名直接传达了每日新闻的信息。
- Headline.net - 这个域名强调了头条新闻的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业` 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选择一个合适的 `域名` 对于新闻机构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精心的域名选择,可以提升新闻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网络媒体,都应当重视域名选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让新闻业在数字时代中蓬勃发展。
四、传统的新闻业何去何从?
我也很想知道答案。。。前几年的趋势是普遍开展新媒体,看今年融媒体发展又成了趋势,至于以后。。。╮( ̄▽ ̄")╭ 谁知道呢
传统新闻业受冲击比较大,在这个万物皆媒的时代,许多消息比记者跑的都快,记者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榨,要想生存一定要找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与众不同的立足点,目前看就两点,信任共识和内容为王。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三点四点的,走一步看一步吧,先脚踏实地的把现在做好。
有头脑有远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所从事的岗位实在是前途堪忧(不单说大行业形式,没本事的boss鼠目寸光的leader都是致命伤),及时调整。
五、传统新闻业与互联网+区别?
传统新闻学是指纸媒。互联网+是指网络媒体。
六、5G时代新闻业该如何发展?
5G时代新闻业我觉得可以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移动终端新闻的推送速率和质量,5g时代,人们浏览新闻的节奏超快了,质量也要求高了。故这样才可以赢的更大的口碑和流量。
二是进入5G时代,要重视线上平台媒介的建设,并且提供更为便捷的咨询服务
七、新闻业和术界分别指的是什么?
新闻业和术界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下面是它们的一些基本区别:
新闻业:
新闻业是指从事新闻工作、业务的职业,或新闻行业。新闻业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业的主要职责是报道和传播新闻,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
术界:
术界是指学术界或艺术界,包括各种学科和艺术门类,如哲学、文学、历史、艺术、音乐等。术界的主要任务是对某一学科或艺术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推进知识的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新闻业和术界的主要区别在于,新闻业主要关注新闻报道和传播,而术界主要关注知识创新和发展。两个行业的重心和目标不同,因此它们在人员、组织和工作内容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八、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闻业作为一个传统但备受关注的行业,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发展迅速,处于不断变革的前沿。从传统的报纸杂志到电视广播,再到互联网新媒体,中国新闻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和升级。
新媒体潮流席卷而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互联网的高速传播和多样化的内容呈现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及时抵达大众,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也让新闻传播更加多元化,用户生成内容的趋势也促进了新闻业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视频、直播等形式的新闻报道也正变得日益普及,让信息传递更加生动形象。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中国新闻业在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上有了全新的尝试和突破。
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新媒体潮流席卷的背后,中国新闻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挑战。信息爆炸和虚假新闻的泛滥给新闻行业的信誉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处理好新闻真实性和及时性之间的平衡成为了当前新闻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让新闻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新闻报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新闻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媒体时代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良好的内容创作和精准的传播策略,有望让传统媒体在新格局下脱颖而出,实现新的发展。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中国新闻业发展的道路仍将充满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新闻业将在不断的变革中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传统媒体机构需要与时俱进,利用新技术、新思维,实现转型升级。
同时,新闪电新闻领域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数据新闻、人工智能新闻将成为新媒体发展的趋势,通过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多维度的新闻报道,满足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总的来看,中国新闻业正处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期,只有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九、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和新闻业的变化?
若干年后,“新冠时代”一定会是历史书上被大写特写的一笔。关于它的表述可能是:“新冠时代,始于2019年12月末,终于20XX年。主要是指由COVID-19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到感染病在全球大肆传播感染的历史。”
血和泪被一笔带过,荣耀和成就却被大肆描摹。
所以你看,历史本就如此,无情又残忍。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很多新传人来说,关于“你为什么要学新闻”的问题,答案大多源自柴静的《看见》。
在她这本长达400多页的自传里,柴静首次将她十年央视的工作经历、作为记者的个人成长心路以及国家历史大事件糅合在一起: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片事件、药家鑫事件……
在这些举国皆知的大事件背后,柴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个性化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了解个人(或者说是作为新闻人的个人)在时代和社会中的使命和担当。
“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试问哪一个一腔热血踏进新传的新传er们不曾有过“铁肩担道、妙手著文”的理想和抱负呢?
可是,正如豆瓣评论区中的那句“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正如当初怀揣着新闻理想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新闻业那般灿烂而张扬肆意的十年,再也不会回来了。
所以,尽管课堂上我们仍然会感动于救亡图存时期新闻人的热血,仍然感叹于世纪初一大批新闻人以身作剑划破黑暗的勇敢,可是当现实里面对一次又一次“选题太敏感”“选题不合适”“选题不可能发”的警告,一版又一版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新闻稿,一张又一张粉饰太平的“真实的不真实”的新闻照片……
或许我们一次又一次不得不承认心中那愈演愈烈的不幸感:原来感觉和知道,梦想和现实,断裂地如此彻底。
2016年11月22日,牛津词典把“后真相”(post-truth)评选为2016年度词汇,这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文化范畴内的概念,实际上,它直接扯裂了当下新闻业的遮羞布,预示着一场逃无可逃的新闻业危机:“‘后真相’是与公共舆论的境况所发生的重大转折相联系的,而这种转折又特别是与媒体手段的变革相表里”。
也就是说,“后真相”一词实际上昭示着这样一种不得不承认的尴尬境遇:即真相“永远是经过一定的结构性或程序性处理过的被再现的‘真相’,更进一步的,“很多素质出众的公众并不是不能识别和批判新闻,而是他们压根没打算这么做,因为对于新闻的消费者而言,这么做实在是太无趣了:就算发现是假新闻,那又怎么样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如新闻专业主义、诸如对新闻真实与客观的追求等似乎成为一场新传人的自娱自乐。但哪怕在这种残忍的现实下,我们仍然从未放弃努力,这不禁让我想到小学课本上那个执着于将搁浅的小雨丢回海洋的小男孩:
“这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一条……”
——有一种向伟大绝望献祭的虔诚
如果说由新技术手段促成的“后真相时代”是对新闻理想的第一场谋杀,那新冠疫情对所有人来说就是新闻理想的真正挑战:因为前者或许只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面对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无力感,而后者则让我们看到了掩盖在乌云后的另一层“真相”:与我们对抗的,恰恰是在我们之外的另一个我们。
2019年12月末,新冠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那个时候大概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仅仅是漫长三年“抗疫战争”的开始,而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的三年里,现实远远比任何电影都奇幻。
回到这场故事的起点:2019年12月30日晚,湖北省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XX在同学群中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提醒大家注意防范,4天后,他因“在互联网发布不实言论”被辖区派出所训诫(2020年2月7日,他因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打码一个大家都清楚的名字
2020年12月,成都一名确诊女子因为流调信息发布导致隐私泄露,遭到网暴;
2022年1月4日,西安一名孕妇因腹痛到西安高新医院就诊,却因核酸检测问题延误了就诊时间,导致八个月的孩子胎死腹中,最终流产;
2022年7月,一名叫“阿芬”的女子因为自己新冠康复者的身份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阻,无奈之下只能临时“住”在上海虹桥火车站的卫生间;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北京防疫政策下徒步翻山越岭的农民工,比如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恐怖列车”,比如郑州富士康那些徒步回家的工人……一件又一件绝望的事件背后至少有一个可以值得充满希望的事情,那就是——至少它们是可以被看见的,哪怕它们很快就被不见。
是的,我们唯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我们从未停止过发声。
最近,新疆火灾一事牵扯着每个人的心,大家之所以如此愤怒,并不仅仅是在这场事故中离开的10条生命,而是他们原本可以不必离开。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在于,在深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竟然不允许评论。于是,为了表达愤怒和不满,网友们开始自行发声,但是......
随后,一条新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被疯转:新闻信息跟帖评论先审后发!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而这一政策对应的主体是“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
暂时抛开「理性」和「控制」本身的有限性不谈,这种逻辑所建立的价值观造成的危害是,受到不公待遇的人的哭声、控诉可以轻易地被衣冠楚楚的「冷静」权威噤声,任何故事一旦被贴上「情绪化」的标签就直接失去了一切价值。
这个时候,我们的坚持或许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当下,如何才能保持新闻人的理智和冷静,如何才能坚持审视和批判的目光,如何才能做到像柴静书里所写的那样:“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提出了一个关于铁屋子的故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我想问的是,如果是你,你是选择清醒地做必会失败的抵抗,还是选择跟其他人一样糊涂但无痛的死去?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让很多爱宝们开始迷茫:学新闻是为了什么?新闻理想还会实现嘛?对此,大仁老师从“教书匠”的角度给出了他自己的解读: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新传er,我们必须放弃对现实的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绝望。就像最近跟朋友的聊天:
“我朋友圈几乎所有都在转”
“转了还是被删,有什么意义呢?”
“发声就是意义啊”
是啊,发声就是意义,不麻木也是意义,在裂缝中抗争也是意义。当然,前提是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保持理性,不沦为他人的匕首。
我还是愿意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关于新冠历史的宏大叙事都在欢呼这场旷日持久的胜利时,当有人开始从各个视角评价整个社会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时,一定有一段历史是属于我们的:
——那是关于清醒、努力、勇敢、不放弃和坚定抗争的历史,是用一次又一次点赞、评论、转发、截图、发声堆砌起来的,关于历史的真实的记录。
如果关于新闻的梦碎了,那就再造一个。至少做一个清醒而勇敢地记录历史的人,也很酷,不是么?
作者:小可
审校:大仁、羽生
参考文献:
1.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03):28-33+61+147-148.
2.《理性客观中立,有问题》, Philosophia 哲学社公众号,2019=07-16
十、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闻报道:机器人如何改变新闻业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机器人新闻撰写就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话题。机器人能否取代人类新闻工作者,成为未来新闻报道的主力军?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机器人新闻撰写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新闻撰写已经成为现实。一些科技公司和新闻机构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来自动生成新闻报道。这些机器人能够快速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并根据模板生成简单易懂的新闻文章。
与人类新闻工作者相比,机器人具有几大优势:
- 速度快:机器人可以在几秒钟内生成一篇新闻报道,而人类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 成本低:机器人无需支付工资和福利,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 客观公正:机器人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
机器人新闻撰写的挑战
尽管机器人新闻撰写有诸多优势,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缺乏创造力和洞察力:机器人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难以提供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 难以捕捉人性化的细节:机器人无法准确地表达人类情感和细微的社会文化背景。
- 可靠性和准确性存在问题:机器人可能会因为数据错误或算法缺陷而产生错误信息。
机器人新闻撰写的未来发展
尽管机器人新闻撰写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它仍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机器人可能会与人类新闻工作者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机器人可以负责收集和整理数据,而人类则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新闻报道。同时,机器人也可以协助人类新闻工作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总的来说,机器人新闻撰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它将对新闻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积极探讨如何利用机器人技术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通过了解机器人新闻撰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相信您对新闻业的变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