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农业是什么?
一、生态循环农业是什么?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生产农产品的方式,通过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物质、资金和信息的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提高生产效益。原因是,传统的农业方式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生态循环农业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延伸:生态循环农业通常包括有机农业、再生农业、循环农业等多种类型,其核心理念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模拟自然生态循环过程,实现循环利用和最大化效益。该种农业模式在当前环保环境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但是其实际操作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难点。
二、循环农业生态模式案例?
日本爱东町地区的循环农业。油菜生产,一方面,油菜籽利用后遗留的油渣可以通过堆肥或饲料化处理得到优 质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另一方面,回收废弃食用油,再加工处理成生物燃油。
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有效促进了资源在农 业经济系统中的高效再生,减少了外部资源投入和农业废弃物排放,实现了资源合理循环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三、生态循环农业的过程?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是指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在农业各个组分之间传输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在土壤、植物、畜禽和人这四个养分库之间进行,同时,每个库都与系统外保持多条输入与输出的养分流联系。有关物质流动过程也涉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整体过程。
例如,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的主要收支项有:①农田养分的输入,包括化肥、有机肥、干湿沉降和灌溉水的输人。②农田养分的输出,包括收获物的输出及其淋失、流失、反硝化、蒸散和氨的挥发。
四、生态循环农业的构建原理?
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五、常见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一、物质再利用模式
通过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将上一产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下一产业的原材料。如沼气、畜禽粪便等的利用。
1.沼气综合利用。以沼气为纽带,将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等作为沼气基料处理,产生的沼气作为燃料,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农田地力培肥、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探索“一气两沼”综合利用模式。开展沼渣、沼液生态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循环模式,形成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格局。
2.畜禽粪便收集处理和有机肥加工利用。设施完善的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规范运作和户集、村运、片收的收集机制,畜粪收集率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二、以秸秆为纽带的循环模式
秸秆还田模式的推广,能有效实现减少焚烧排放、增加农田肥力的生态循环目标。除此之为,以秸秆为纽带的农业循环模式还有多种,如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综合利用,构建“秸秆-基料-食用菌”、“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通过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实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使农业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循环利用,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土地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对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推进“五水共治”、美化农村环境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模式可实现秸秆资源化逐级利用和污染物零排放、使秸秆废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决秸秆任意丢弃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获得有机肥料、清洁能源、生物基料。
案例1:日本爱东町地区的循环农业
油菜生产,一方面,油菜籽利用后遗留的油渣可以通过堆肥或饲料化处理得到优质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另一方面,回收废弃食用油,再加工处理成生物燃油。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有效促进了资源在农业经济系统中的高效再生,减少了外部资源投入和农业废弃物排放,实现了资源合理循环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案例2:德国的“绿色能源”农业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发现可从一些农产品中提取矿物能源和化工原料替代品,实现农产品的循环再利用,这些生物质能源和原料是绿色无污染的,德国联邦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此类经济作物。德国科学家对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等进行定向选育,从中制取乙醇、甲烷,成功地研制出绿色能源;从菊芋植物中制取酒精;从羽豆中提取生物碱。油菜籽是德国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作物,不仅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提炼植物柴油,代替矿物柴油用作动力燃料。
三、减量化模式
规范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
案例3:美国的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也称精确(细)农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指导思想是按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准地管理土壤和各项作物,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等)以获取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精准农业是“减量化”的循环农业。美国是世界上实施精准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1990年后,美国将GPS系统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明尼苏达州农场进行了精确农业技术试验,用GPS指导施肥的作物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试验成功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产管理都开始应用精确农业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精准农业在美国的发展速度相当迅速,到1996年,安装有产量监测器的收获机的数量增长到9000台。
案例4:以色列节水农业
为了保持区域水环境和生态的持续稳定, 以色列的循环农业突出体现为完善的节水农业体系。喷灌、滴灌、微喷灌和微滴灌等技术在以色列普遍使用,80%以上的农田灌溉应用滴灌,10%为微喷,5%为移动喷灌,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沟渠漫灌方式。成效最大的是农业滴灌技术:一是水可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比喷灌节水20%;二是在坡度较大的耕地应用滴灌不会加剧水土流失;三是经污水处理后的净化水(比淡水含盐浓度高)用于滴灌不会造成土壤盐碱化。滴灌技术比传统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和节省肥料30%以上,而且有利于循环利用废污水。
为开辟水源,以色列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和循环使用的投入。以色列规划农业灌溉全部使用污水再处理后的循环水。目前,该国已将80%的城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的20%。经处理后的污水除用于农业灌溉外,还重输回蓄水层。
四、资源化模式
案例5:日本菱镇的循环农业
菱镇是发展循环农业较早且较成功的地区,是将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发展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农业模式。1988年该镇通过了《发展自然农业条例》,规定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和其他非有机肥料,生产的农产品需是无化肥、无农药添加残留、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此后,菱镇将小规模下水道污泥、家禽粪便以及企业的有机废物作为原料投入到发酵设备,产生的甲烷气体用于发电,剩余的半固体废渣进行固液分离,固态成分用于堆肥和干燥,液态成分处理后再次利用或者排放(排放时已基本对环境无害),实现了废物的高度资源化和无害化。此外,菱镇对厨房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制成有机肥。
案例6:英国的“永久农业”
“永久农业”是循环经济中废物资源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特点是在节约资源和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有效配置达到有利关系的最大化。种植者们循环利用各种资源,节省能源,如用香烟头来收集雨水、变粪便为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永久农业”寻求尽可能节约使用土地的资源,强调使用多年生植物;鼓励使用自我调节系统。耕种土地时,通过多种类种植和绿色护盖等技术来保养土地,监控当地环境,构建绿色发展规划。“永久农业”不使用人造化肥和杀虫剂,通过种植多样性的植物以及促使食肉动物进入生态系统来阻止害虫, 例如,豆类植物苜蓿,能够释放氮气,可使害虫迷失方向。
五、生态产业园模式
循环农业的尺度有部门、区域、社会3个层次:部门层次主要指以一个企业或一个农户为循环单元;社会层次意味着“循环型农村”;区域尺度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集成,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园内包含若干个中小企业和农户的生态产业园,菲律宾玛雅农场是一个成功的生态产业园典范。
案例7:菲律宾的生态产业园模式
菲律宾玛雅农场最初只是一个面粉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经过10年建设,形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面粉厂产生大量麸皮,为了不浪费麸皮,建立了养殖场和鱼塘;为了增加收入,又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对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深加工。到1981年,农场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畜禽粪肥污染、循环利用加工厂的废弃物,农场建立起十几个沼气车间,每天生产沼气十几万立方米,能满足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的能源。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用来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下一次循环。玛雅农场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充分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这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手段,以产业融合为途径,通过农业与文化的融合、产品与艺术的结合、生产与是生活的结合,将传统农业的第一产业业态升华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新型业态,拓展农业功能,将以生产功能为主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兼具生产、生活和文化功能的综合性产业。
该模式还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当地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当下正流行的乡村游、休闲农业游、农庄、民宿等。
六、生态智慧农业的用户思维包括?
包括重视用户体验,鼓励用户参与,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农产品的层级化、品牌化以及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
七、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第一种:猪-沼-菜模式
户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养2头以上的猪,配套1亩左右的露地菜, 猪粪入池,沼肥种菜,以沼渣作底肥, 沼液作追肥,通过沼液叶面喷施来抑虫防病。也可采用“猪-沼-大棚蔬菜”模式: 在0.8亩塑料大棚内建8立方米沼气池,饲养3-5头猪。人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内,沼气烧饭或为棚内生产照明、升温,为蔬菜生产提供肥源;沼渣、液过管网做 肥料改良土壤;棚内生产基本不施化肥,农药量也大大减少,增产幅度20%-30%,且品质大大提高。由于猪舍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猪生长快且节省饲料, 增加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猪-沼-果(鱼)模式
户建一口沼气池,年出栏3-5头猪,种1-2亩果树,用沼渣、液作为速效有机肥用于果树追肥,能使果品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 成本下降40%。也可采用“猪-沼-鱼”模式:该模式主要在养鱼户中发展,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 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
第三种:“生物链”模式
建一口5-10立方米沼气池,饲养100只鸡、3-5头猪,养3亩水面的鱼,种5亩农田。以沼气为中间环节,连接鸡、猪、鱼和农作物,使之形成封闭生物链循 环系统。具体内容:饲料→养鸡(喂猪)→鸡粪(猪粪尿)进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液、沼渣喂鱼→鱼塘泥和部分沼渣肥田。这种模式具有多业并举和互补 的特点。
第四种:种-养-加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从事传统农产品加工的农户,如做豆腐、磨粉等。以加工的下脚料(如豆渣、粉渣)喂猪,猪粪入沼池,沼肥用于种植无公害水稻、蔬菜等;沼气用于烧饭、加工、照明。
第五种: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试验表明,每5000千克 桑叶喂蚕,蚕粪喂鱼,可增加鱼产25千克,年产鸡粪1200千克, 相当于给桑园施标准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第六种:鸡-猪-鱼模式
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肥料。以年养100只鸡计算,将鸡粪喂猪,可增产猪肉100千克,猪粪喂鱼可增捕成鱼50千克,加上塘泥作肥料,合计可增收1000元。
第七种:牛-鱼模式
将杂草、稻草或牧草氨化处理后喂牛,牛粪发酵后喂鱼,塘泥作农田肥料。2头牛的粪可饲喂1亩水面塘鱼,年增产成鱼200千克。
第八种:牛-蘑菇-蚯蚓-鸡-猪-鱼模式
利用杂草、稻草或牧草喂牛,牛粪作蘑菇培养料,用蘑菇采收后的下脚料繁
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鱼,鱼塘淤泥作肥料。
第九种: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
秸秆经氨化、碱化或糖化处理后喂家畜,家畜粪便和饲料残渣制沼气或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下脚料繁殖蚯蚓,蚯蚓喂鸡,鸡粪发酵后喂猪,猪粪发酵后喂鱼,沼气渣和猪粪养蚯蚓,将残留物养鱼或作肥料。
第十种:家畜-蝇蛆-鸡-牛-鱼模式
家畜的粪便喂蝇蛆,蝇蛆是鸡的高蛋白质饲料,鸡粪发酵后喂牛,牛粪喂鱼,鱼塘淤泥是优质有机肥料。
第十一种:鸡-猪模式
用饲料喂鸡,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作农田肥料。每40只肉仔鸡1年的鸡粪可养1头肥猪(从仔猪断奶至育肥到75千克)。
第十二种:鸡-猪-牛模式
用饲料喂鸡, 鸡粪再生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 牛粪作农田肥料。这样可大大减少人、畜、粮的矛盾,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
八、全球生态循环农业最好的国家?
美国、法国、荷兰列前三 此外还有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
九、生态循环农业:构建可持续农业的关键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传统农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和生态环境的需求。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读者提供更多了解。
什么是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为目标的农业模式。它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注重土壤健康、生物多样性和农产品的无毒、无公害,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下,被认为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要素
-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来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有机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生态循环农业中的应用也是关键。通过生物技术的手段,可以改良作物品种、提高抗病性和抗虫性,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还可以开发生物肥料和生物草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原则之一。循环农业通过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相互关联起来,实现物质和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例如,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畜禽饲料,动物粪便则可以作为有机肥料。
生态循环农业的价值和意义
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还有以下价值和意义:
- 实现农产品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
- 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 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 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传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文化,保护农业遗产和农村文化。
结论
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意义。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循环农业有望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生态循环农业,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您对生态循环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给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农村经济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循环农业的推广和实践,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十、请问生态循环搞农业,有前途吗?
生态循环农业,很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简单地说,生态循环农业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欧洲生态专家威利·德沃尔德预言,由于欧洲经历了可怕的“疯牛病”,在5、6年内全世界的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估计生态农业产品将会比现在增长10%。
生态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为了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拢、修建水平横田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实践表明: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两个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了,效果才能更好。
自从人类发明了农药、化肥后,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随着农业进入生物圈,所有的生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威胁,人类也不例外,于是我们常会听说有人因吃了含农药的农作物而中毒。此外,各种化学物质污染了土地,便出现了美国耸人听闻的“黑色风暴”。土地,人类生命的补给站,在各种化学物质的威胁下,正逐步变成一次性的。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没有多余的耕地能够让人类污染,于是,生态农业也就是生态循环农业诞生,它旨在没有特殊化学物质参与的情况下,生产出“完全”绿色农作物。科学家们用农业敌害的天敌代替农药,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等等一切用生物方式或不污染环境的“纯天然”方式抑制农业敌害的方法,都是生态循环方式,而用生态循环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形式,便是生态农业,也就是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可以说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农业。因此,要完成这项十分繁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实践表明,不管哪种生态农业模式?都要突出抓好三大主体措施,这就是采用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增种绿肥等),工程措施(如:大江大河治理,在坡耕地上修水平梯田等),耕作栽培措施(如:合理轮作、深松少耕、横坡打拢、秸秆还田、增施农肥等)。这三大主体措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非常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欧洲生态专家威利·德沃尔德预言,由于欧洲经历了可怕的“疯牛病”,在5、6年内全世界的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估计生态农业产品将会比现在增长10%。
生态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为了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拢、修建水平横田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实践表明: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两个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了,效果才能更好。
自从人类发明了农药、化肥后,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随着农业进入生物圈,所有的生物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威胁,人类也不例外,于是我们常会听说有人因吃了含农药的农作物而中毒。此外,各种化学物质污染了土地,便出现了美国耸人听闻的“黑色风暴”。土地,人类生命的补给站,在各种化学物质的威胁下,正逐步变成一次性的。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没有多余的耕地能够让人类污染,于是,生态农业也就是生态循环农业诞生,它旨在没有特殊化学物质参与的情况下,生产出“完全”绿色农作物。科学家们用农业敌害的天敌代替农药,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等等一切用生物方式或不污染环境的“纯天然”方式抑制农业敌害的方法,都是生态循环方式,而用生态循环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形式,便是生态农业,也就是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可以说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农业。因此,要完成这项十分繁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农林牧副渔并举,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实践表明,不管哪种生态农业模式?都要突出抓好三大主体措施,这就是采用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增种绿肥等),工程措施(如:大江大河治理,在坡耕地上修水平梯田等),耕作栽培措施(如:合理轮作、深松少耕、横坡打拢、秸秆还田、增施农肥等)。这三大主体措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